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创新文化供给方式 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8-08-14 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这几天,由马陆社区、陆家社区、白银社区、希望社区组成的“4S社区联盟”,正在为9月举行的文艺汇演而紧张地排练中。作为成员单位之一的白银社区于今年4月成立了“银星”艺术团,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排练,舞蹈班、合唱班、表演班和时装走秀班的节目都已成形,打算通过联盟体这一平台,展示学习成果。

    近年来,嘉定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拉近了市民与文化的距离,进一步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我镇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创新文化供给方式、探索文化服务体制新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今年,由镇文体中心牵线搭桥,形成了镇文体中心主导,村、社区组织,群众主动参与,以曲艺、讲座、展览等形式进行的文化交流——文化联盟体。

    目前,各村、社区互相结对,分别组建成立了“C+C区域化联盟文化轻骑队”、“1+3文化联盟体”、“4S社区联盟”等5支文化联盟体队伍。联盟后各成员单位根据所长,编排节目,轮流在成员单位内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实现了文化信息共享、场地资源共享,活动平台共享,人员队伍共享的优势。

    “通过‘文化联盟体’的形式,各村、社区‘抱团’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不仅为我们社区的文艺团队提供了更多的舞台,而且节目内容更加多样丰富,活动更有看头,实现了文艺团队和老百姓的双赢局面。”“4S社区联盟”成员单位之一白银社区联系人蒋雪飞如是说。

    文化联盟体自今年成立以来,开展了主题读书活动、插花小讲堂等近20项活动。

怎样让文化融入商圈?这也是镇文体中心思考与追求的一项工作。去年10月,嘉定新城(马陆镇)艺术商圈文化促进荟”(简称“新城艺商荟”)在大融城启动。作为我镇打造的一个崭新的公共文化品牌,“新城艺商荟”将文化艺术与商圈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商圈的人气,同时也使得高雅艺术融入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从而实现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双提升。

    启动以来,“新城艺商荟”推出了传统戏曲与民乐、现代音乐、舞蹈、戏剧、手工体验、亲子互动、展览七大类文化项目菜单,通过市民“点单”,商圈“下单”,艺商荟“接单”,逐步打造“音乐一角”“曲艺天地”“艺术体验厅”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商圈文化新景观,在聚人气、集资源、促消费中,提升市民人文素养和城市文化气息,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今年,“新城艺商荟”分别在宝龙广场、台北风情街、大融城、西云楼推出手工体验类、音乐欣赏类、亲子互动类、戏剧类等60余场活动。

    “‘新城艺商荟’平台,为商场增添了‘文气’,也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镇文体中心主任金美华表示,“引入培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不仅丰富了文化活动形式,而且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为我们创新文化供给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百姓点单,服务定制这样的模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政府主导的“送餐”到百姓主动“点餐”的转变。借用文化嘉定云推出的“文化众筹”功能,一年多来,我镇陆续举行了尤克里里制作、宫灯制作、团扇制作、竹刻、赛车、少儿戏剧表演等十余次活动,市民作为“消费者”寻找服务和商品,政府则搭建平台寻找靠谱“商家”,实现了发起者有意愿、市民有需求、政府省资源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