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沪茶坊”不仅是喝茶
在白银一坊居委,“沪茶坊”成为了小区居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居民们不仅一起喝茶聊天,还在这里学习沪语。
家住金郡园89弄的张爱珍是一名退休英语教师,她希望能为社区、为邻里做点实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张爱珍发现小区里不少是新上海人,对上海话了解不多,于是,张爱珍便自发组织成立了“沪茶坊”睦邻点,一来能够让更多居民学习沪语、听懂沪语,其次也能帮助新上海人更快地融入上海。
“沪茶坊”刚开班的时候无人问津,张爱珍亲自到小区的每个楼道张贴“沪茶坊”开班的宣传告知书,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内的黑板报上宣传海派文化。张爱珍在小区里物色对沪语感兴趣的居民,组成了学习小组。刚开始,小组成员并不多,在开展了几次活动后成员们觉得不够热闹,并且总怕自己说错被取笑,就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张爱珍还鼓励这些已加入的成员们不要泄气,要敢说、多交流。
“沪茶坊”确定每周二下午上课。活动中,大家手拿学习材料,一字一句地跟读上海话,从简单的“一二三”数数到童谣“两只老虎”,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学员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大家的心越来越紧密,上海话也说得越来越熟练。现在,“沪茶坊”睦邻点不仅在金郡园家喻户晓,大家还用上海话排练上海说唱、小品等节目,在白银社区的各类活动中上台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沪茶坊”。沪茶坊的成员平均年龄55岁,但大家的心态依旧年轻。今年的6月28日,在庆祝党96周年生日活动中,他们戴上了红领巾,表演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等红歌,还表演了沪语小短片《小小竹排江中游》,用丰富的表演形式,热情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
现在每周二已经成为“沪茶坊”的固定课程学习时间,成员们不断排练创新的沪语节目也在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晚会上进行表演,通过让居民们走出家门、走近沪语文化,学员们可以自行将沪语教授给邻里,将海派文化发扬光大。
“沪茶坊”从一开始的学习和交流沪语,逐渐融入沪语说唱、沪语童谣等多种表演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沪茶坊”的成立活跃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为居民们相互了解、改善邻里关系搭建平台,同时也进一步传承了海派文化,提高了居民们的精神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