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木刻版画 培训学生艺术情趣
教育是立国之本,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建校至今六十周年,经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变迁,学校依然坚持推陈出新,利用课程的创新驱动来助推学校更好地发展。
竹刻是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的特色课程,也正是因为竹刻,让赵姝娇受到启发,萌生了开设木刻兴趣班的念头。由于自己是美术老师,赵姝娇便以传统木刻版画的知识为基础,探究适合学生的木刻课程,她决定通过自学来摸索课程教育方式。一开始主要了解和学习木刻的基本方法,赵姝娇告诉记者,木刻最大的难点是过程比较枯燥,如果没有耐心,就很难完成一件作品。此外,由于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所以刻的时候方向并不容易掌握,直线都容易刻歪,更别提要刻出各式各样的物品了。虽然接触木刻版画才一年的时间,但从陌生到熟悉,这一路的学习和探索让赵姝娇发现了艺术的广阔性。赵姝娇说道:“木刻在画稿—刻板—拓印的过程中,丰富地体现了木刻版画在特殊材料下产生的艺术美,它让我有意外的惊喜,也让我很感动。”
同时,赵姝娇把这份惊喜和感动带给了学生。木刻版画作为学校开设的兴趣课程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从中获益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八年级的陈依雯是兴趣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木刻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一旦粗心或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刻歪。因此,从这门课程中学会了细致和专注。“如果发现作品有瑕疵,我时常会总结瑕疵出现的原因,分析一下并思考怎么样用更好的方法来提高木刻水平,比如旋转木板来改变木刻的时候的线条感。”同样八年级学生的王亮亮坦言,在没学习木刻之前整个人比较急躁,做作业的时候也是着急着把作业写完。但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独立完成木刻作品,有时候刻坏了仍然坚持把作品完成。
赵姝娇在与学生们共同学习木刻的过程中也发现,木刻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能力。“木刻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无论是上课还是平时生活中,培养耐心、学会坚持,用持之以恒的信念去完成每一件事,这是希望学生们通过木刻版画能够学习、领悟到的。”
课程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激发了师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着更丰富的课外活动选择性,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贴合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努力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