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到来,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为应对今年的汛期,目前我镇已经全面启动防汛工作。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通过新建箱涵、河道综合整治等举措,嘉定新城(马陆镇)严阵以待,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河道中的“断头浜”,仿佛是“肠梗阻”,成为导致河道水流不畅、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对此,我镇对6条河道启动了箱涵新建工程。位于北管村的西宅沟被村里的一条便道拦腰截断,水体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削弱,淤泥严重沉积,水体发黑发臭,行洪排涝能力下降,这些都是困扰村里多年的老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河道的箱涵新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3米、宽2米的箱涵埋入河底,从而将“腰斩”的两段河道连接起来,不但将有效提升河道水系的畅通速度,让水动起来、活起来,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河道的引排水功能,在汛期有效缓解积水情况。
据悉,为实现打通“关节经络”,“激活”水系的畅水目标,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根据全区断头河整治三年计划,我镇今年预计整治断头河道28条段,共计40个点位。
对于城市防汛来说,河道水系的畅通是基本前提。记者在漳泾看到,该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已完工,相关部门除了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截污纳管,并新建了护岸,河道两岸种植了绿化,打造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而在南黄泥泾,除了清淤疏浚、截污纳管、新建护岸,还拆除了河道两岸违法建筑2600多平方米,并种上了绿化。此外,河面宽度也从原来的20米,拓宽到24到28米,河道库容大幅增加。按照计划,包括生产河、杨树塘、南黄泥泾等8条河道在内的区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将在这个月陆续完成。
今年,我镇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共涉及市级考核河道13条段,其中3条段已完工;区级考核河道13条段,其中9条段已开工;靶点整治河道24条段,已全部开工。针对黑臭河道两岸的违法建筑,相关部门已于5月初完成拆违目标。
除了“外科手术”,管理也必须跟上。虽然去年我镇已经完成了下立交的防汛改造,但是下立交依旧还是积水的重灾区。目前,我镇作为全区联勤化管理试点之一,除了安装高清探头设备,下立交的积水情况还能在手机APP上实时查看。此外,相关部门通过清点、检查、补充物资等举措,为防汛再加一把“安全锁。”镇水务所在汛前清点并检查了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和设备性能,并制定了防汛值班制度,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汛后,对防汛物资进行补充完善工作,为下一个汛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