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沟通,架起两代人不同教育理念的桥梁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7-06-20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14日晚七点多,好世皇马苑小区内,夏鹏才一家吃好了晚饭,各自忙碌着,除了夏鹏才的大儿子夏紫阳,在市区工作的他还没到家。“七点半到家的话算早的,有时候十点、十一点才到家。”夏紫阳的妻子夏秀兰如是说道。

夏鹏才夫妻俩跟大儿子一起住,爷爷夏鹏才早年从事过教育工作,对教育孩子方面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是农村出身,想出人头地就必须靠读书,所以我对我两个儿子要求很严格”,夏鹏才回忆道,“夏紫阳初中没能考到一个好学校,我就让他头顶着盆,盆里盛满水罚站”。晚上七点半,大儿子夏紫阳到家,听到父亲谈起这件事,他记忆犹新。“那时候撑不住了,水就全泼在身上了”。说完,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夏紫阳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读一年级,小女儿刚出生不久。这户家庭有趣的是,除了爷俩姓夏,夏紫阳的妻子也姓夏,于是爷爷给长孙女取了个名字叫“夏伊佳”,谐音“夏一家”,好听又好记。夏鹏才对长孙女的学业要求十分严格。从学校接完孩子回来就陪着她做作业,一点也马虎不得。“他一点也不会溺爱孩子,在孩子学习方面爸爸帮了我们很多,有爸爸在旁边看着我们也很放心”,夏秀兰说道。但夏紫阳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觉得孩子的学业虽然重要,但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自己关注的方向。夏紫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遇到事情要学会面对,想办法解决。在运动过程中摔倒了,他会告诉女儿说“没关系,爬起来就好了”。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双休日两天夏紫阳总是会把时间花在陪伴家人上,尤其是孩子。“我会开着车带着女儿去周边游,或者去公园、儿童乐园、博物馆这些地方”。他会换位思考,女儿有时会提出不想做作业的想法,夏紫阳会说“行,先不要做了”,因为他觉得在这个时候,女儿可能静不下心来做作业,逼着她写也没意思。他会自我反省,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女儿会反驳自己,他会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或者语气会不会太重伤害了女儿。

爷爷更注重孩子文化课的教育,而父亲更注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父子俩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时有矛盾,当被问及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时,他们给出了两个字:沟通。他们会坐下来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作出协商,作出让步,至于谁让步,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正因为及时的沟通和理解,把握好学业和兴趣爱好之间的平衡,架起了两代人不同教育理念的桥梁,才让孩子能够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也让这一家人愈发地相亲相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