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一槌舞出别样夕阳红
“咚咚锵、咚咚锵……”每周四下午,从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排练厅传出欢快的鼓点声,这是红夕阳腰鼓队在为今年的“春晚”准备新节目。平均年龄已达花甲之年的这支腰鼓队,在队长朱丽英的带领和指导下,不断地舞出新动作,不时地变换新队形,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说起红夕阳腰鼓队的成立,朱丽英一脸感慨:“退休后,我学会了腰鼓。正好那时镇里没有腰鼓队,我就想着组建一支队伍。”2012年12月,红夕阳腰鼓队成立,当时共有10来名队员。朱丽英既是队长,又是教练。队伍成立不到一周,就接到了上台演出的通知。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零基础的队员不仅要学会腰鼓,还要登上镇春节联欢的舞台,难度巨大。朱丽英从队伍中挑选了几名有舞蹈基础的队员,边学边排节目,每天加班加点地练。一个多月后,队员们在舞台上一亮相,就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当时还是观众的羌玉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腰鼓,决定加入这支队伍。
每次腰鼓队训练,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时间长了,不少市民对腰鼓产生了兴趣,队员从最初的10名发展到如今的30多名。队员马利民去年夏天经过排练厅时,看到队员们轻盈的舞步就被吸引了,在一连看了几次排练后,她决定加入腰鼓队。用马利民的话来说,打腰鼓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红红的腰鼓系在腰间,特别精神;配一对小鼓槌,打出振奋人心的鼓点。
“没想到一眨眼,竟然坚持了四年多。”朱丽英说,“四年多来,腰鼓队也曾一度面临解散的危机。”2015年年底,朱丽英头晕在家休养,队员们也开始逐渐减少,原来的30多名队员减少到10名,甚至连朱丽英都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朱老师,最近身体好点没有”、“朱老师,我们等你回来”,看到队员们通过微信发来的暖心问候和努力训练的照片,朱丽英还是放不下,身体稍有恢复,她马上又投入了紧张的排练。
“学腰鼓不容易,既有舞蹈动作,又要打鼓,还要踩着节奏,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无疑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朱丽英如是说。对朱丽英来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组建一支年轻的队伍,让这一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的腰鼓艺术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