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违”是最大的污染源 —— 五谈黑臭河道治理
在“摸清家底”的过程中,人们用数据和事实证明:沿河的违章建筑是中小黑臭河道的主要污染源。
郊区地广人稀,河道两岸余地多,管理相对较松。于是,就有不少地方成为外来人员的聚居地区,成为违章建筑的集中地。
走进这些地区,可以看到两岸违建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由于缺乏必要的设施,这些人员的生产、生活污水,大多数直接排入河中,使村宅河道成为污浊不堪的“大型污水池”。
我看过郊区一条宅河,周边建有违法建筑(厂房、民房)近万平方米,不少违建民居把蹲坑的出口安在河边,大小便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水发绿发臭。
至于韩正书记多次去调研的许浦村,更是一个大型的“都市村庄”。从2000年开始,外来人员逐年增多,当地户籍人口2200余人,外来人员却高达3万余人。村里525户人家、违法建筑60万平方米、无证照经营点600多个。全村每年违建民房收益约6600万元,户均10万余元;村集体违建出租给企业的年收益也有5000多万元。
“五违”是什么?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这“五违”,几乎每条都跟河道黑臭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五违”不治,中小河道黑臭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