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断头浜”复活 —— 四谈黑臭河道治理
根治黑臭河道,一定要找准黑臭之“根”,才能“辨证施治”。这是专家们对根治中小河道黑臭的共识。
那么,“黑臭之根”到底在哪里呢?今天先讲“断头浜”的事情。
“活水河”减少、“断头浜”增加,这是河道黑臭的根子之一。房地产开发、仓储出租等商业活动,填没了大量“活水河”,增加了“断头浜”,使水动力急剧下降甚至灭失,水体污染由此加剧。我到浦东某村调研,有一段长达800米的清水河被填没,填河处竟开设了近百家商铺,出租营利,留下的两三处“断头浜”,藏污纳垢,迅速黑臭,延害至今。
“活水河”越来越少,“断头浜”却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一个“通病”。有的郊区,一个区就有“断头浜”近千条,遍布所有街镇。这些水域,过去都是清水河,大到排涝抗旱、航行运输,小到钓鱼游泳、洗洗刷刷,老百姓都离不开它。现在成了“断头浜”,水没去处,怪不得下雨天要“看海”,更糟糕的是,“断头浜”属于“死水”,极易发黑发臭、成为公害。
治理“断头浜”很不容易,抽干清淤、“兜底反”,这是肯定的。大部分要造桥建涵,让它跟通潮江连接起来,有的还要实地开河,才能把“死水”搞活。对于“断头浜的”工程量和整治难度,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