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闯、敢干、不服输 ——五论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回顾这一历史创举,再看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会得到许多启发。
人们也许不上心:1934年底,红军曾遭遇过一次巨大挫折,在通过国民党军队防线时,虽经五天五夜苦战,主力涉险渡过湘江,但兵力大损,8.6万的长征大军,仅存下3万余人。
就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建议,红军应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年初,红军攻克遵义;随即召开的遵义会议,拨正了航向,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其时,敌我力量之比竟达40万:3万,红军几乎濒临“绝境”。但面对强大敌人,毛主席领导红军敢打、敢赢,决不服输,终于摆脱劣势,赢来了辉煌的突破。
敢打、敢赢、决不服输的劲头,是我们党和军队最宝贵的精神力量。过去,我们走的是翻雪山过草地的长征,依靠这种精神,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现在,我们走的是另一场更加艰巨的“长征”,更要依靠这种精神,把一个个伟大胜利掌握在手中。
市委书记韩正提倡“敢想、敢闯、敢干、不服输”的精神,本质上就是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战争年代过去了,我们也许不再需要流血,但是,人民事业千秋万代,敢挑重担、敢冲在前、敢于担当的精神,永远不会、也不能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