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坚持用镜头记录 疁城旧貌引村民热议
随着近年来嘉定区飞速发展,不少旧建筑和老街巷已被高楼大厦和生态绿化所取代,疁城的许多旧貌只定格在很多老人的回忆中了。顾玉祥,35年来坚持用镜头记录嘉定的老建筑、老街巷和往昔的市民生活风貌,不仅留住了乡愁,也勾起了不少老人的回忆。
6月14日下午,顾玉祥回到老家马陆镇仓场村,将他35年来拍摄的嘉定老画面放映给村民们观看,马陆镇石冈门桥西堍的一座碉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碉堡呈圆柱形,靠近河边,周围杂草丛生,是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构筑的军事设施。看到它就会让人想起电影《战上海》的镜头,也会使一些老人回忆起当年在碉堡上游玩的情景。
村民们一边看,一边回忆。68岁的仓场村村民周翔华告诉记者,“我们都在解放前出生,所以对老的记忆特别怀念。以前我们去石冈门经过石冈门的桥,还曾经划船到石冈门,石冈门和澄桥镇上都蛮热闹的。社会发展太快,以前的建筑都不见了,小一辈的根本不知道,所以我们看了觉得很有意义,让我们能够像看老的档案材料一样回忆过去。”
据了解,顾玉祥拍摄的大多是嘉定的老建筑、老街巷,除了石冈老街、仓场老屋、澄桥古镇等画面,还有一些社区、楼盘建造前的旧模样。包括近年来嘉定举办的各类民俗活动,像2000年的舞龙活动、2010年的孔子文化节活动等,甚至包括一些老电影在孔庙取景的画面,看得村民们议论纷纷。村民胡文英激动地说,“是蛮赞的,石冈门的老房子我看到过,碉堡我也看到过,我觉得很开心,毕竟现在这些老古董都没有了。”
看到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顾玉祥非常高兴和激动。“拍摄是我平常的爱好,我大约18岁的时候开始拍,那时候拍的是黑白照片,自己印、自己冲、自己放。后来自己买了录像拍,买的是索尼8mm的摄像头。以前是录像带,没有配音、剪辑,拍拍玩玩,自己放放,自己欣赏,录点音乐,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看看风光,蛮开心的。但是很多资料画面都没有了,因为录像带发霉了,那时候我还没想到要保存。许多资料的拍摄时间也没有记录,因为是磁带,不像现在的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间都可以看到,磁带是没有记录的。现在看到村民们欣赏自己的作品,心里十分开心。”
考虑到这些影像资料不仅能勾起许多老人的回忆,还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仓场村主任严萍告诉记者,将把这些珍贵的画面结合文字放进村志里。“看了顾老师的视频后感觉确实蛮好的。村里最近办了一部村志,我们需要过去的影像资料,恰好能够结合起来。暑期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让小朋友们了解一下,增加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