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传统“年味”为节日添味
无论是在哪一个年代,每个人都希望春节能过得热闹喜庆,有年味。春节来临前,包桥小区的王爱珍就做起了咸菜,让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
咸菜可以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在嘉定当地,老百姓爱用冬天常吃的青菜做原料,打过霜的青菜更是最理想的食材。秋末冬初,一般是冬至来临时,就要开始张罗着腌制自家的咸菜了。粗陶小瓮、毛竹片,石磨、粗盐、青菜,还有一双勤劳的手和脚。
王阿婆今年71岁,她告诉记者,从20来岁起,每年过年前,她必定都会腌好咸菜。将新鲜的青菜采摘后,稍加晾晒,去除表层的水分,接着就真正开始腌咸菜了。只见王阿婆在瓮中先垒一层青菜,均匀地撒上一层粗盐,再用脚用力踩,将菜汁挤出,盐份自然就融化进青菜中了。再放一层青菜,撒上盐,再踩……最后放上毛竹片和石磨,把菜压住,就算大功告成了。
经过时间的秘藏,新鲜的蔬菜褪去绿油油的外衣,金黄的色泽下融进了料汁,变得味道独特。毛豆、肉丝、大蒜叶、胡萝卜丝,切成碎末的咸菜,热油下锅翻炒,加些白糖用以提味,这就是从小吃到大的另一种“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