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管理人口 “有一套” 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功能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11-12 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戬浜村,村民居住分散,来沪人员数量多,社会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压力巨大。面对这巨大的压力,戬浜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勇杰说:“‘守好土、看好房、管好人、服好务’,这12个字始终是最基本的工作理念。”
近年来,戬浜村的本地村民大量外出工作、居住,长期在村内居住、生活、工作的来沪人员也越来越多,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就要把分散居住在外的本地村民和大量来沪人员的底数和情况摸清楚、搞明白。流动人口信息的频繁变更,传统的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和手段已显然跟不上“节奏”。为此,戬浜村依托实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以“两个实有”工作中采集到的人口信息为基础,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再把建立的人口信息数据库系统化、网络化,形成了一套多功能、数字化、智能化,能适应当前实有人口管理需求的实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村委会最大限度地延伸了社会治理的“触角”和范围,能与辖区里的每一个人取得有效联系,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社会治理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仅村委会方面找得到人、办得上事,村民也能与村委会及时联系,从而实现人人参与到戬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中去。
数据化的人口信息不仅帮助村委会掌握了动态数据,而且通过比对这些常态化数据,可以让工作人员扫除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中的误区和盲区,提高工作效能。在不久前的一次系统智能检索时,工作人员发现村内一处农民出租房已有2个月没有人员入住,村委会便立即指派该区域信息专管员上门查明情况,原来是由于人为原因出现了漏采现象。随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入住人员进行了数据采集,及时扫清了实有人口数据信息的盲区。
人口管理好了,怎么调动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呢?戬浜村治保主任方博健告诉记者:(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自2012年起,我们便尝试启用短信平台服务项目,及时为村民提供困难求助、权益维护、政策咨询等服务。戬浜村的短信平台是24小时通畅的,对于举报人的手机号码、信息内容我们也会进行严格保密。”对工作人员来说,收到群众的短信后,必须在15分钟内予以回复,群众在短信中反映的情况和现象,也将进行报告流转、部门处置和信息反馈,并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当事人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必要时,还会邀请当事人一同参与事件处理。短信平台的建立,在村委和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村民平时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有了一个更加便捷的诉求渠道。戬浜村868号一出租户曾在节假日期间私自搭建违章建筑,经营烧开水炉、小浴室,某村民发现后,通过短信平台向村委反映。村委及时组织村干部、联勤队员上门做租户的思想工作,并最终拆除。今年8月,戬浜村村民通过短信平台向村委发送消息称,居住于146号102室一30岁不到的男子,无业,白天睡觉,晚上经常形迹可疑。村委会通过分析上月发生的两起入宅盗窃案件,初步推断该名男子为犯罪嫌疑人,村委立即与社区民警进行布控,并安排联防队员进行蹲点守候,抓获了三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查获项链、金手镯、金戒指等赃物。
  现在,戬浜村已经实现了对实有人口信息的底数清、情况明,通过建立零距离短信平台,充分调动了实有人口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的功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