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网格化管理 持续提升社会管理成效
常住人口2040人,外来人口却有7900多人的仓场村将创新社会管理和村民自治紧密联系,推进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打开了村民自治、新村民参与、企业联动的良好局面,群众对社会管理满意度稳步提升。2014年,仓场村各类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均有明显下降,全年无群体性越级上访、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消防安全事故、未发生一例违法用地、未新增一处违章搭建,在年底嘉定区农村社会管理600分评级中被评为A档。
每5-10户就有1名志愿者进行服务
如何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那就是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各村民组均成立志愿者队伍,每一位村民都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的一员,看到村里有情况,主动向村委会反映,并第一时间协助村委会解决处理问题。仓场村赵家村民组有50户住户,该村民组志愿者队伍有9人,住户按照区域划分后纳入每位志愿者的管辖中,主要负责外来人员变动、治安防盗、消防安全、预防“两违”、卫计管理等工作。今年4月的一天,村民组长陈勤良和往常一样每两个小时去划分的区域“溜达”一圈,却看见有一可疑人员正在某户人家门口东张西望,形迹可疑。警觉性极高的老陈立即悄悄绕到一户安装报警铃的村民家,按下警铃,并继续紧盯可疑人员。几分钟后,戬浜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逮住了正准备行窃的男子,防止了村民的财产损失。据了解,在仓场村内共装有这样的快捷报警系统65个,在各村民组工作站中24小时有值班人员紧盯村内、组内监控视频,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
新村民参与社会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去年年头,仓场村新村民党支部成立,并制定了《仓场村新村民自我管理章程》,和每一位新村民签订《仓场村新村民行为规范承诺书》,使每位新村民在村内生活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积极引导他们将良好行为转变为自觉行动。在同年8月的第一次新村民代表大会上,有新村民提出,所住村民组一道路两旁常年有乱堆物现象,影响村容村貌。村委会立即派人进行了清除,并要求该村民组加强该处的监督管理。新村民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融入度和归属感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村里还新组建了一支35人的新村民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村级管理中,宣传发动新村民杜绝群租,不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严防火灾等安全隐患,促进了辖区的平安稳定。
社会管理成为属地企业的共同责任
仓场村16个村民组动迁了一半,全村没有一分农田,倒有84家规模企业。为发挥属地企业共建联动的作用,仓场村建立了《企业社会管理月报表》制度,及时研究社会管理难点和问题的对策,让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属地企业共同的责任。村内成立了村民组消防安全工作点8个,配备消防器材300多只,确保企业与村民组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与此同时,村级企业也带来了先进理念、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内企业中荣集团长期在企业内推行绿色环保理念,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其延伸向企业外。每天中午,员工们手拿长柄钳和环保桶在周边的社区、马路边,捡拾垃圾,并把可回收的垃圾再带回公司进行分类,以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
仓场村党总支书记徐贤杰说:“社会各类矛盾的源头在基层,基层也是疏导社会矛盾的第一线,因此我村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全民参与作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前提;加快硬件软件升级,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村域管控模式;继续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着力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坚持主动出击,服务民生,持续提升社会管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