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区的居民健康顾问
希望社区居民韦劲是南翔医院药剂科主任,也是一名党员。入住希望社区一年多来,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成为居民身边的“健康顾问”。
去年7月,希望社区招募医学专业的志愿者,韦劲主动请缨加入。在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一年多时间里,韦劲每次都准时出现在便民集市上,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和健康咨询。
“阿姨,你的血压控制住了,但是药还要按时吃。饮食方面清淡为主,睡眠质量如何?”量完血压,韦劲耐心仔细地询问居民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居民提供的病历,为居民量身订制一份“保健计划”。
“其实,病人去医院看病时,和医生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差不多也就2分钟左右。而在便民集市上,每位居民基本可以和我聊上5分钟左右。尤其是如何吃药、如何做痊愈后的保健,我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给他们更多的建议。”韦劲告诉记者。
“徐阿姨心脏不好”,“还有刘老伯患糖尿病好几年了,最近才控制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提起自己的“病人”,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当志愿者不到半年的时间,韦劲对前来参加过义诊的居民的健康状况就已经了如指掌了。
由于需要义诊的居民比较多,韦劲每次都要忙到12点半才能“收摊”。为了让居民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到义诊服务,他把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向居民公布,只要居民有需要,韦劲随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义诊服务。
“临床方面的诊断不是我的专长,所以遇到此类问题,我就向医院医生请教。”7月中旬,独居老人毛老伯觉得自己的帕金森症状有所好转,向韦劲咨询是否可以停药。第二天,韦劲拿着老人所有的病历,并将了解到的老人的疾病情况详细地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沟通,再通过电话由主任直接给老人答复。“既然他向我咨询,我就要对他负责,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医学知识,绝对不能随便给居民一个答复。”韦劲一番认真负责的话让人心头一热。
此外,韦劲还主动和社区的独居老人结对,每月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为他们指导如何养生保健。
而每次从便民集市上“收摊”回来,韦劲就匆匆吃过饭,又赶到单位加班做资料、整理台账。双休日对他来说就是工作日。
医务工作者本职工作就非常繁忙,还要抽出时间做志愿者,肯定要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这个问题,韦劲如是说:“有时候会比较内疚,原先答应陪女儿出去玩,因为要参加便民集市就爽约。不过女儿已经大了,也能理解。”
在韦劲的影响下,他的妻子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韦劲的妻子是妇保院儿保医生,在周末集市上,经常能看到韦劲的妻子帮忙量血压,为居民讲解健康育儿知识的身影。如今,韦劲上初中的女儿也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