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葡萄种得怎么样? 田头数据会说话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9-01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搞农业是靠天吃饭,气候、温度、光照等因素往往决定了产出葡萄的品质和收成。在大裕村农家苑葡萄种植基地内,一种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相融合应用的种植模式正在试验中。葡萄种得怎么样,看田头的监测数据怎么说。
近日,记者在马陆农家苑葡萄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机了解大棚内的实时信息,手机上显示大棚内湿度为23.68%,温度为28.8摄氏度。工作人员苏桂龙告诉记者:“现在手机显示土壤湿度比较低,可以马上打开泵站进行喷水灌溉。”
田间的湿度小了,工作人员在手机上轻点几下,“智能大棚”里的灌溉装置便打开完成自动灌水。天太热了,可以打开风扇,光照太强了,可以拉开遮阳帘。而这些数据都来自于大棚内的物联网传感器,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葡萄大棚内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等葡萄生长和环境情况就能得到实时感知和数据自动统计,并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电子终端,让农户第一时间知晓。苏桂龙告诉记者,以前只能凭经验种葡萄,往往葡萄出现不良症状了,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如今的种植过程由数据进行管理,更精准、更科学。他说:“以前凭经验种植,走到大棚里觉得热了,才给大棚降温;看见葡萄叶有点焉了,才知道是缺水了,等到观察到这些现象时,大棚的环境已经不适合葡萄生长了。现在,通过监控设施将数据反映到手机上、电脑上,可以科学地、预先地、有的放矢地告诉农户如何种植。”
目前,物联网在葡萄产业上的应用项目还在试验中,在农家苑葡萄有限公司马陆基地226亩葡萄中只实施了一部分,但随着其功能启动,带动的却是整个葡萄园。在未来,应用水、温、光照全程监控,项目测定的各项数据都可以作为典型范例得到推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