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健康积极的退休生活!”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6-24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头发斑白、衣着朴素、面带微笑,每次在希望社区便民集市上,有一位老人总是细心熟练地为大家提供免费磨刀服务。谁又料到,眼前这位为居民磨刀的花甲老人,年轻时在部队里是一名正营级干部,退伍回到地方上又是一名正科级干部。
见到刘成厚时,和很多老人一样,他穿着一件朴素的“老头衫”。“我觉得退休后的生活仍然可以过得有滋有味。对我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一种健康积极的退休生活。”当问及他的故事时,老人满脸的不好意思。
去年6月,秋霞坊居委筹建组招募志愿者,刘成厚主动报名参加,提出要为居民义务磨刀。老刘说:“以前年轻时,上山砍柴前,自己磨砍刀;收割时,自己磨镰刀,多少会一点。”不过在便民集市上为居民提供服务,老刘觉得自己还要上点心。于是,他自掏腰包买了磨刀石,又上网看了磨刀的视频。直到把家里几把刀磨得锃亮后,老刘心里才有了底。
第一次在便民集市上“摆摊”,老刘的摊位前就挤满了居民。当时,居委筹建组提前给有需要的居民发了30张磨刀券,可是当天前来磨刀的居民有50多人。老刘磨得满头大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有的居民给老刘送来了水,老刘笑着拒绝了,“我要是喝了水,就是有偿服务了,对不起志愿者称号了。”当天早上,老刘一直忙到了12点多才“收摊”。第二天,手臂酸得都抬不起来。
老刘磨刀的技术越来越精湛,名气也就传了出去。好世皇马苑居委会要用汽车接老刘当志愿者。老刘说:“我自己去,不用接。”活动当天,老刘提着工具,自己开着电瓶车,来到好世皇马苑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以后,但凡看到其他居委会有便民服务,老刘就“不请自来”。
“刘师傅,下次你什么时候过来磨刀?我家里还有几把刀要磨一下。”“你把其他要磨的刀拿来给我,留个地址和手机号,我把刀拿回家磨。磨好后,送到你家。”越来越多的居民找老刘磨刀,老刘就把居民们的刀拿回家磨。还有不少居民把刀放在了老刘所在小区的门卫值班室或者居委筹建组,老刘取回家磨。磨好后,老刘根据居民留下来的地址一一送回去。最远的一次,老刘冒着酷暑从自家小区秋霞坊骑车,送到好世皇马苑的居民家中。居民拿到刀具后,非常感动,坚持要送老刘回家,被老刘婉言拒绝了。
老刘还有一门手艺:理发。“老王,你头发长了,我给你理一下吧。就这个路边的石凳,你坐着就行。”小区里散步,看到老年人、保洁员、保安等头发长了,老刘就主动“招揽生意”。路边一个石凳、随身一把理发刀,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理,真正的“便民”。遇到行动不便的居民,老刘主动上门为其理发,理完了还替居民打扫卫生。居民问他理一次发多少钱,老刘说:“我是一名党员,就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老刘1972年参军,正营级干部。1988年,老刘退伍后回到陕西省安康市。由于进修过水产学,老刘就带领村民利用水库养鱼致富。村民买不起鱼苗,老刘借钱给他;没有渔网,老刘拿出自家的;没有技术,老刘不收分文,手把手教。在老刘的技术指导下,第一年村民就尝到了甜头。当时,正科级干部的老刘一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但是不少村民的年收入都超过了2000元。老刘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安康市最大的水产市场内的水产,有三分之一都来自我们村。”
最近,老刘心情特别好。因为,希望社区秋霞坊居委筹建组正在筹备一个志愿者工作室,老刘将带领一支志愿者团队,每天为居民提供不同项目的志愿服务。老刘高兴地说:“马上我又要重新上班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