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互促互进 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1-15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已进入尾声。回眸这一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的干部作风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村居社会管理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安居乐业;民生事业让市民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镇党委实现了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互促互进,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作风建设趋向常态长效 今年3月12日以来,我镇22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243个党支部和5007名党员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正风、聚力、惠民”的效果。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多渠道开展群众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学、向基层群众学,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群众意识和党性观念。同时,注重学以致用,通过调研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探索社区发展的新思路,梳理形成“1篇总报告、6个子课题、7份实施细则”的调研成果,为加强社区治理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建立了“五法事权责任制”,确保整改事项一一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修订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今年以来,“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5.5%。
  着力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相继推出“映夕阳行动”、“社区餐厅评级”等10项民生实事项目。启动党员公益活动,广大党员参与了“爱心教室”、“好人银行”、 “党员书坛”等35个公益项目。截止11月底,开展公益活动874次,服务项目62个,参与党员2.6万人次。
  城乡发展趋向统筹兼顾 2014年,嘉定新城(马陆镇)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建设、强功能,做好产业转型、房地征收和“三农”相关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年淘汰劣势企业43家,腾出厂房约9万平方米,节约标煤约7300吨。以健康产业园与嘉源海艺术中心为试点,推进园区二次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年内,2家企业上“新三板”,7家企业在股交中心挂牌。
  严格依法开展房地征收工作,至11月底共完成企业签约13家,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完成农户签约353户,签约率达93%,移交拆除275户。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进撤村撤组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率先成立了陆家社区农民股份合作社,进一步保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的权益。马陆葡萄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陆葡萄网”电商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关注东部地区农村住房新建、翻扩建需求,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社会环境趋向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嘉定新城(马陆镇)扎实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和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区域环境整洁、安全、有序。
  这一年,是大刀阔斧整改的一年。嘉定新城(马陆镇)加大对“群租”、违法建筑等整治力度。截止11月底,完成“群租户”整改850户,拆除违法建筑5.95万平方米,并取缔了一批非法行医、非法客运、非法看护点、非法宗教场所和非法食品加工点。同时,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联勤模式,成立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
  文明创建推向深入,建立了“馨家”服务站10处,有序推进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围绕嘉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总目标,明确341个创城督查点的责任单位和工作分工,完善创城督导机制,实施“三五”巡查工作。截止11月底,发现问题近2000个。建立文明创建示范点151个,覆盖道路、小区、集贸市场等9大类。
  民生发展趋向量质齐升 今年新增就业岗位3770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03人,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这些数据的背后,凝聚着党委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阳光家园和残疾人养护机构正式开园运行,形成了日间照料、机构养护和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新出台6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引入“伙伴聚家”社会组织,委托管理2个日间照料中心;关注群众“三最”问题,完成动迁安置房维修、困难救助、便民集市、自然村宅健身苑点建设等13项实事好事;完成育兰、天马、戬浜小区综合改造工程,改善小区供水、停车等生活环境……这些民生工程,让市民感受到了宜居宜业和安居乐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