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吹动一片金黄色的稻穗。近日,马陆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辖区内老同志及小朋友共赴嘉源海美术馆,开展“赴金秋盛宴 绘稻浪画卷”老少研学活动。
“我们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来的?”伴着秋风,双丁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五老”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聆听一粒稻谷的成长故事,从水稻的前世今生开始了解,对神奇的土地和大自然产生新的认知。
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稻浪翻滚,金色的波纹在阳光下闪耀。在收割稻谷体验环节,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向着金色的稻田出发,感受丰收的喜悦。
很快,一簇簇挂满稻穗的稻杆就堆满了田埂。“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农忙割稻的时候。”老同志笑着说。小朋友也干劲十足,在稻田里挥舞着小镰刀,兴奋地说:“第一次见到大米长在田里的样子!”
收割后的稻谷要进行脱粒处理。小朋友将收割的水稻放进脱粒机,随着机器轰鸣,一颗颗金黄的稻谷“跳”了出来。有的老同志带着小朋友体验着最原始的打谷槽,将稻谷高高举起,在谷槽上摔打谷物,一颗颗饱满的稻粒就从稻杆上掉下。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小朋友逐渐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珍惜粮食的理念已在心中悄然扎根。
“加油!”“快拿稳,冲刺啊!”在割稻打谷后,“粮食保卫战”运粮接力赛打响了。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小朋友和老同志分别用独轮车和扁担接力运输稻穗。

收割下来的稻草、谷粒和大米,经过精心挑拣后,装进玻璃瓶,便制成了天然的稻谷许愿瓶。每个小朋友都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兴高采烈地展示着精心装饰的稻谷许愿瓶。老同志则用五谷杂粮拼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
“让老同志带领小朋友,以最传统的劳作方式,体会劳作的辛苦,加强爱粮、惜粮、节粮的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马陆镇社发办(教育)协助负责人赵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