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进博会上,马陆“守艺人”陈碧娴展示嘉定苏绣之美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1-23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这个紫藤花法华塔屏风,采用的是双面异色绣,需要两根针、两根线、两只手在一块布上同时绣。”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里,来自嘉定区马陆镇的“守艺人”陈碧娴正向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介绍嘉定苏绣的精美工艺

    “当天是各国媒体记者接待日,接待量很大,来自巴西、德国、塞尔维亚等很多国家的记者都体验了苏绣工艺,感受到了苏绣文化,还写成了各国文字的新闻报道送到各自的国家。嘉定苏绣可以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陈碧娴说。

    有着23年刺绣和4年缂丝经验的陈碧娴,出身刺绣世家,是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这届进博会上,她带来了紫藤花法华塔屏风、马陆葡萄笔筒、紫藤花笔筒、马陆葡萄丝巾和三多九如团扇等嘉定苏绣作品,还准备了苏绣刺绣体验和迷你织布机织布体验等互动活动。

    把一整根线拉松,蓬松地展现里面的丝线,捏住线的中心,用食指与拇指把丝慢慢挑开,分成更细的丝线。一根线可以再次被分为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甚至是二百五十六分之一。

    当陈碧娴向各国记者们展示将一根丝线劈成0.015毫米粗细时,很多摄影记者纷纷感叹,最好的摄影机也拍不出如此细致的一根丝线来。

    “劈线很注重技巧,丝线柔软容易拉断,没有耐心会越分越乱,这需要反复的磨练和平和的心境,也是初学者必练的一项基本功。”陈碧娴说。

    “先转综,将一半的线提起来,然后穿梭,用梳子拨齐,再一次转综。”在这次展出中,陈碧娴还现场演示了织布机的运作工艺,迷你织布机还被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各国友人和媒体朋友。

    说起这次进博会之行的最大收获,陈碧娴告诉记者,这次认识到了很多的媒体朋友,也给了嘉定苏绣很多很好的建议。最开心的是嘉定苏绣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进行国际宣传,让更多人看到了嘉定苏绣,很期待大家可以到非遗实践基地来参观。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