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坚守在高温下的户外工作者
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饱受高温“烤验”,热浪袭来,酷热难耐。烈日下,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与高温较量、与暑气抗衡,他们用浑身汗水加快城市建设,用辛勤付出铸就美好生活,他们拥有比烈日更顽强的精神和毅力。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上午6点,38℃
夏季是葡萄种植户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面对烈日和高温,种植人员在园里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出了马陆葡萄的“甜蜜”。
上午六点,记者来到上海阿杰葡萄专业合作社。一走进大棚,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此时大棚里的温度已经达到38℃,相较中午葡萄棚内50摄氏度,这已经是凉快的“低温”了。
清晨,赶在气温升上来前,合作社的工人周红已经“全副武装”,戴上帽子、防晒袖套,在葡萄棚里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葡萄。“早上五点就到棚里来采葡萄了。这个时段还比较凉快,此时采摘的葡萄看上去精神,品相比较好。”周红说。
即使是相对轻松的采摘,闷在大棚里不到半小时,周红的脸上就不停地沁出豆大的汗珠,嘴唇已经开始微微发干。而这样仰头抬手采摘的动作,每位工人每天要重复几百次以上。
采完葡萄,她立刻叫上其他的工友,将采摘下的葡萄挑到销售点,几十斤的重量压在肩膀上,来回一趟就已汗流浃背,工作服几乎被汗水全部浸透。“每天要换几件衣服,这是今年刚换的工作衣,颜色已经褪得差不多了。”周红说。记者注意到,工人的工作衣都已明显褪色,而这些工作衣大多都仅仅穿了2个多月。
葡萄送到了销售点,周红一刻也不停歇,仔细查看是否有坏果,并根据订单情况悉数包装好。包装完葡萄,此时已近上午10点,才能稍稍休息喝上一口水。“买水壶的时候挑了一个最大的1000毫升,每天都喝掉三四壶。”周红一边大口大口地喝水一边说。
23岁时,周红从河南到上海打工,在葡萄园里学习种植葡萄。第一次走进葡萄大棚,周红只待了不到十分钟,身上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今年是她忙碌在葡萄大棚里的第15个年头。长时间的高温劳作,让她逐渐适应了高温环境,并且开始变得耐热。“刚开始热得受不了,现在已经习惯了,有的时候一忙也就顾不上热了。”周红说。
行道砖怎么铺的,哪里有下水道,都记得清清楚楚
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每天忙碌于大街小巷,战高温、斗酷暑,道路就是他们的“主战场”。
早上九点,地面温度已超过35摄氏度,环卫工人唐凤英身着工作衣,正在清扫地面,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襟和后背。她告诉记者:“绿化带里隐藏的垃圾是每次清扫保洁的难点,扫帚无法打扫彻底,要用手掏出来。”说着,唐凤英蹲下来,将绿化带里垃圾清理干净。
唐凤英自去年起从事环卫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很珍惜。每天早上,唐凤英都会提早到岗。“早点到岗,心里踏实。”
凌晨5点,唐凤英就已上岗,要赶在上班高峰前完成街面的普扫工作。为了防止中暑,这几天,唐凤英每天至少要喝5升水来补充水分。
唐凤英负责清扫的道路长达一千多米,她告诉记者:“每天要在自己负责的道路上来来回回十多遍。行道砖怎么铺的,哪里有下水道,都记得清清楚楚。”弯腰捡拾垃圾、清扫路面,看起来简单的动作,每天重复上千次,着实不易。唐凤英笑着说:“这份工作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到自豪”。
早7点到晚8点,高温难阻奔忙的脚步
在宝安公路EMS马陆营业部,入伏后,将近35摄氏度的仓库温度让人几近窒息。而快递员们在这里一刻不停卸货、分拣当天到达的快递。
快递员罗寿松一边分拣一边接受了采访。他将分拣完的快件进行标号,方便派送时辨认。这个夏天他特意把头发剃了,因此显得格外显眼。“天太热,把头发剃了更加清爽,凉快一点。”罗寿松笑着说。
从分拣到做标记再到处理破损快件,罗寿松花了近两个小时,还没开始出门派送,汗水已经浸湿了工作服。“上午的快件必须抓紧送完,下午1点半还有一批,估计一天下来有300件,晚上8点左右应该能送完。”罗寿松说。
由于快件比较多,赶着送完,中饭只能随便吃点垫垫肚子。正说着,他就骑着装载满满一筐快件的车子出门了。
“帮我抬一下......”上午9点,营业部门口,快递员花粉粉在同事的帮助下,将一箩筐快递抬上了电瓶车,便开启了她上午的投递工作。骑到目的地小区后,她挨个拨打收件人的电话,并将快递一一放入快递柜。“为了防止寄放超期,除了常见的收件人,其他都会挨个打电话通知他们去快递柜取件。”花粉粉说,“11点还要送报纸,要抓紧了。”喝了口水,满头大汗的她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小区。
花粉粉做这一行已经4年,不漏一件、不错一件,始终把“零投诉”作为工作标准的她,对于每一次投递都尽心尽力,派送区域内的许多居民都认识了这位工作负责的女快递员。有居民问她,怎么女孩子大热天出来送快递。她都笑着回答:“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活女孩子怎么就干不得了。”
高温下的这抹“火焰蓝”真飒
“加快速度,加快速度......”早上9点,在马陆镇戬浜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正在进行高强度训练。“通过‘夏练三伏’来磨砺意志,练就耐高温的本领,对实战是很有帮助的。”消防救援站副指导员史志炜介绍。
在攀爬挂钩梯操的项目中,随着一声令下,消防员们携挂钩梯冲向训练塔,连续进行架设、攀爬,动作一气呵成。这套动作非常考验技巧、胆识和爆发力,考核要求是20秒到达4楼,但大部分消防员仅用时10秒就完成了。两遍训练下来,早已是汗流浃背。
休息10分钟后,消防员又立即投入到百米铺设水带的操练中。在规定位置放置好水带和接头,消防员周士锋第一个站出来,仅20秒就完成了全程。
“百米铺设水带这个项目更加贴近实战,铺设连接水带,一定要又快又稳。”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汗水已经浸湿了周士锋的衣服。然而他却已习惯了酷暑,在他看来,一旦遇到火情,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
除了坚持每日上午的队内基础项目训练外,下午消防队员们需外出进行综合项目的拉练。下午3点,在唐家苑小区的高层,闷热的楼内环境并没有阻挡消防队员训练的步伐。此次,他们将进行负重登楼科目,消防员需手提两盘水带,负重登上高层顶楼。这对消防员的下肢力量和耐力要求非常高。
完成热身后,消防员负重60斤,提起水带,往20层快速攀爬。期间,队员们还不忘相互鼓励,率先到达顶层的王家浩累得跪在地上喘粗气,身后上来的队员们也纷纷躺在了地上。尽管是训练,但是大家都铆足了劲。休息片刻后,众人又开始了第二次攀爬。
“火灾是无情的。作为一名消防员,只有平时严格训练,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才能随时保持最好状态出警救援。”王家浩表示。
来不及吃饭、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
烈日炎炎,当人们吹着空调的时候,城运中心的队员们正穿梭在大街小巷,奋战在“热气腾腾”的道路上,为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整洁的城市面貌而坚守岗位。
早晨六点,趁着气温还不算太高,城运队员罗福新已经迎着夏日的晨光,开始一天的巡逻。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却是城运队员每天最花时间、最花精力的,尤其在高温加持下,每天数小时的暴晒,更是常人所难以坚持的。罗福新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走上5公里以上,每天步数都超过1万步。”
“桌子不能放在人行道上,需要搬到店里。”巡逻中,罗福新发现了一商铺有跨门营业的行为,“跨门经营的现象比较常见,一天要来回检查两三次。”
罗福新负责巡查的道路近7000米,每天要骑着电瓶车巡查十次以上。“带袖套不透气太热,不戴袖套容易晒伤,来工作的第一年胳膊就被晒伤了。尤其是流汗后黏在身上就更难受了。”烈日下,防晒的袖套成了一种“负担”。水和清凉油是这几天工作时必须随身带着的,热得头晕眼花时,掏出清凉油抹在太阳穴,以防中暑。6年多的风吹日晒,让罗福新肤色黝黑。
遇到上下班高峰拥堵或者突发事故,城运队员还要站在现场协助维护交通秩序,通常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气温太高,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罗福新说。
中午十二点,罗福新正打算吃午饭,却接到通知,他所负责的辖区内有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需迅速赶往现场处理。他匆匆扒了两口饭,就骑上电瓶车往现场赶,处理完已经是一小时后了,早已过了午休时间。顾不上休息,罗福新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他告诉记者:“来不及吃饭、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遇到突发情况,就一个想法:尽快赶到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