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加码” 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近期马陆镇聚焦群众关切,通过打通断头河、新建停车场、翻新步道等民生实事工程,切实保障群众的民生需求,不断提升生态美、和谐美的环境品质,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河道实现水体贯通
水环境有效提升
打通断头河作为解决水体流通性差、水环境恶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但可以提高水系的畅通程度,让水活起来、动起来,还可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引排水能力,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日前,位于嘉定新城核心区的方泰新开河经过4个月的施工实现河道贯通。
位于嘉宝梦之缘景庭小区北侧的方泰新开河的河道上原有一坝基,但是由于仅有一个较小的瓦洞,使得全长1.183公里的方泰新开河水流不畅。此外,去年小区的污水管道意外破裂,相关部门对污水管道进行筑坝维修。由于筑坝导致河道不流通,产生异味,影响嘉宝梦之缘景庭小区居民的生活。
镇水务部门了解情况后,决定利用筑坝维修这一契机,对该河段彻底进行改造治理,除了河道疏浚以外,将原先的坝基改造升级成箱涵,解决“陈年痼疾”。原先坝基所在的位置改建成了直径约5米的箱涵,河岸进行了清理,并种上了绿植,水环境有了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原先的坝基用作嘉宝梦之缘景庭小区的消防通道,但是宽度仅能容一辆消防车勉强通过。经过此次改造,箱涵宽度相较原先有了明显拓宽,且和路面保持一致,更便于车辆通行。同时,箱涵在早高峰期间也可作为小区居民的临时出口(只出不进),不仅方便了小区居民出行,且有效缓解原先早高峰时小区门口经常出现的拥堵现象。
下阶段,马陆镇将继续以“河长制”为抓手,进一步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河道水体通畅,提升河道生态环境面貌。同时,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新建、改造防汛通道、箱涵和桥梁等构筑物,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闲置荒地“变身”停车场
解决村民停车难
“村民组内停车难,周边道路乱停车!”如今,困扰着仓场村龚家村民组的这些烦恼都消失了。走进仓场村龚家村民组停车场,车辆停放规范整齐,村组内停车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原先,这片区域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环境卫生差,存在安全隐患,给周边生活的村民带来了困扰。为改善村容村貌,有效提升荒地利用率,仓场村实地走访查看了荒地及周边情况,发现龚家村民组内存在车辆乱停放、停车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了解周边村民实际需求后,决定将这片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荒地改建为露天停车场。“有了停车场方便很多,再也不用为找车位发愁了!”村民陈女士说。
此外,为了进一步缓解龚家村民组周边道路拥挤、路边乱停车现象,仓场村在申裕路399弄设置了300余米的水泥隔离墩,该水泥隔离墩有效解决了车辆在路边乱停放的问题。村民严女士说:“附近工厂比较多,不少货车在这条路上乱停车,虽说留出了一条行驶道,但上下班期间格外堵。装了隔离墩后,就没有车辆停放在路边,很少出现拥堵问题。”
下阶段,仓场村将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步道“微更新”
夜里也能来健身
一根根新围栏,串联起了村民的幸福感;数十盏夜间灯,照亮了共治共建的“同行路”……近日,樊家村内一条长达460米、宽1.2米的健身步道完成了一系列“微更新”。
这条步道始建于8年前,曾是周边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但因使用时间较长,原本平坦舒适的路面变得坑坑洼洼,两边的白色围栏也破损残旧。此次“微更新”填补了坑洼的步道,破损的围栏也同步进行维修换新,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为了优化市民夜间健身体验,沿线每隔30米添设一个节能路灯,大大改善了照明状况。
“之前这条步道老旧,翻新了以后,锻炼环境明显有了改善,吃完晚饭,可以和家人一起来散步。”樊家村村民王女士笑着说。
“下阶段,樊家村将继续完善周边的健身场地和绿化环境,用村民身边的运动健身圈,‘圈’出群众幸福感。”樊家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封时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