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F4305000-2016-00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6年04月06日 文 号: 新城管委(马府)〔2016〕47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新城管委(马府)〔2016〕47号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嘉定新城(马陆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4-06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嘉定新城(马陆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马东园区、企事业单位:

嘉定新城(马陆镇)安全环保办关于《嘉定新城(马陆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经嘉定新城管委会(马陆镇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予以认真落实。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6日

 

嘉定新城(马陆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嘉定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迅速扭转本镇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现状,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管理能力水平,按照区委重点调研课题“补短板”任务的重点推荐和督查工作,以及镇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的部署要求,特制定全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借鉴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经验做法,以坚决的态度、超常的措施和过硬的担当,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动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在此基础上集全镇之力持续开展常态长效治理,努力实现“四个显著”的工作目标,确保全镇道路交通秩序取得全新面貌。

(一)突出违法行为显著减少。全镇1条主干道、10条重点整治路段机动车无违法停放(见附件1),镇中心区域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乱鸣号、滞留路口等常见多发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全镇路面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非法客运等突出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二)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显著改观。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现象基本消除,交通秩序乱点、堵点显著减少,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优化。重点路段禁止临时停车标志标段设置、全镇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梳理更新等任务全面完成,全镇各条主、次干道和支路静态交通执法“电子警察”全覆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四)道路交通参与者尊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道路交通执法权威显著增强,道路交通参与者自觉尊法守法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二、重点整治内容

在对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全面整治的基础上,重点整治以下10类突出违法行为:

(一)机动车乱停车。主要包括人不在车内的停放、人在车内的临时停车、乱停靠上下客等违法行为。

(二)机动车乱占道。主要包括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货运车占用客车道等违法行为。

(三)机动车乱变道。主要包括实线变道、强行变道、连续变道等违法行为。

(四)机动车乱鸣号。主要包括禁鸣区域鸣号,道路上恶意、连续、长时间鸣号等违法行为。

(五)机动车涉牌违法。主要包括无牌上路、临时号牌过期、有牌不装、假套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等违法行为。

(六)机动车路口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滞留路口、闯红灯、超越停车线、在人行道或网格线停车等候等违法行为。

(七)机动车逆向行驶。主要包括闯单行道、占用对向车道逆行抢道等违法行为。

(八)非机动车乱骑行。主要包括闯红灯、逆向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

(九)行人乱穿马路。主要包括闯红灯、不走人行道、不走横道线、跨越道路隔离栏等违法行为。

(十)非法客运。主要包括汽车(含网络专车)和“五类车”(电动三轮车、正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残疾车、电动自行车)从事非法客运等违法行为。

三、重点整治范围

在全镇范围推开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基础上,重点整治以下违法行为突出的道路:

(一)1条交通主干道,10条重点整治路段。

(二)镇政府、各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

(三)轨道交通11号线(马陆站、嘉定新城站、白银路站)、大型商场、大型居民区周边、大型绿地公园等区域相关道路。

(四)其他交通秩序混乱、通行环境差的道路。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强化严格执法严管重罚措施

1.强力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一是将10大类突出违法行为向全镇发布通告;二是围绕排摸确定的重点整治道路、路段,聚焦10大类突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在派出所辖区内划分若干整治责任区,集中优势力量,以“零容忍”态度,采取“守点、巡线、控面方式,不间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切实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整治态势;三是全面梳理排查比对各类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信息,严厉打击使用假套牌、伪造变造买卖临时号牌、“买卖”交通违法记分等违法人员,对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和多次违法行为未处理的重点人员逐一上门教育、督促处理。

责任单位:派出所、交警二中队、相关村、社区

2.条块结合联合整治。各属地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配合,以村、社区为责任主体,以公安民警为主力军,以派出所辖区为单位,整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城管等专业行政执法力量和“平安马甲”、交通文明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统一投入大整治行动,切实形成合力、形成声势。

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各行业、各村、社区

3.持续加大非法客运整治力度。一是严厉查处各类非法客运行为,重点打击从事非法客运的网络专车;二是落实非法客运车辆社区管控措施,全面排摸清理居民小区内停放的违法违规加装篷座残疾车、电动三轮车、外省市号牌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

责任单位:综治办、城规办、派出所、各村、社区

4.严厉整治非法车辆源头。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房屋租赁、消防等行政管理手段,对汽配城内销售、改(拼)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车辆的场所、窝点开展综合治理。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相关社区

(二)全面强化全覆盖宣传发动

1.舆论造势全覆盖。充分利用马陆报、户外广告屏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造全社会支持配合大整治和市民尊法守法的浓厚气氛。一是分波次、分步骤、全方位推进大整治宣传工作,组织各类媒体持续、广泛刊播整治工作新闻;二是不断曝光各类突出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好交警、好司机、好市民”等正面典型;三是在户外广告屏中高频率播放交通守法提示短信;四是加强舆论引导,主动设置道路交通依法严管话题,组织网上网下开展广泛深入讨论,营造舆论氛围。

责任单位:镇文广中心、派出所、交警二中队、各村、社区

2.社会动员全覆盖。结合社区警务改革,依托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强化道路交通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动员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道路交通大整治行为。一是在街面、户外、社区、楼宇、公共交通工具等各类显示屏以及轨道交通站点持续投放交通守法公益广告;二是在全镇居民小区组织开展指导遵守交通法规公约、上门宣传告知、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小区内部)、典型违法案例教育等活动;三是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道路交通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家长支持参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相关活动;四是发展壮大交通文明志愿者队伍,组织“平安马甲”和交通文明志愿者上路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文明宣传。

责任单位:宣传科、综治办、城建办、城管中队、教委、派出所、交警二中队、各村、社区

3.单位行业发动全覆盖。发动各类单位、行业组织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履行好社会责任,切实落实好各行业单位“门前清”的管理职责。一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牵头对所监管行业、系统开展宣传发动,做到所有单位对参与道路交通大整治行动的认识统一、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氛围浓厚;二是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组织全行业从业人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承诺书,落实单位对驾驶人的教育管理制度,尤其是危险品运输、寄递物流企业和其他专业运输单位,要建立从业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内部叠加处罚制度;三是各村、社区制定对本单位人员和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做到全员经常受教育、人人守法规。

责任单位:相关行业单位、各村、社区

(三)全面强化各方协同共建共治

1.强化属地责任。各村、社区要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求,层层落实属地责任。一是各村、社区要承担协助交通管理共治职责;广泛发动志愿者队伍,自觉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并积极主动向公安、交管部门举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和线索。村、社区协助交通管理共治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和综合治理考评;二是派出所、交警中队要划片分区,对口相关村、社区,对大整治各项工作捆绑责任、共同推进,涉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属地其它有关单位要主动跨前、协同工作。

责任单位:派出所、交警二中队、各村、社区

2.加强系统治理。加强宏观性、源头性、关联性的制度设计,完善道路交通依法严管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是加强非法客运重点区域“最后一公里”的公交建设覆盖,补齐公交运行线路、运行时段缺口,消除重点区域非法客运生存空间;二是全面禁止加油站为燃油助动自行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违法违规车辆提供加油服务。

责任单位:城规办、安全环保办、派出所

(四)全面强化常态化长效建设

1.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运作机制。整合现有警力,研究改进街面警力投入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运作机制,提高街面执法“管事率”和执法效率。一是创新实施巡警等基层警力参与静态交通执法工作模式,有效扩大街面交通管理警力覆盖面;二是优化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勤务模式,规范和提高交通特保等协管力量辅助管理水平,提升日常执勤执法勤务质量;三是强化基层网格化执法力量和派出所警力联勤联动,并把交通违法行为人上门宣传告知等工作与社区警务运作有机结合,夯实交通管理基础。

责任单位:派出所、交警二中队

2.加强执法装备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全覆盖非现场执法网络建设和执法基础建设。一是加强路面监控设备执法应用。二是升级视频监控执法设备,扩大交通违法LED警示屏应用,创新拓展“电子警察”新的执法功能。三是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内部临时停车资源开发共享,推进拥堵结点滚动排摸和工程性“小改小革”综合治理。

责任单位:派出所、教委、相关村、社区

3.创新信息化执法应用。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用足现有开发共享信息资源,提高道路交通执法效能。一是利用警车、公交车、救护车等具备条件车辆行车记录仪记录的信息,查处路面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延伸执法触角。二是严格规范危险品运输和渣土车等车辆动态监管技术设备使用管理,完善动态监控数据跨部门共享和执法应用。

责任单位:综治办、城管中队、安全环保办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到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是超大城市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纳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成立嘉定新城(马陆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嘉定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马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甘永康担任组长;嘉定新城党工委副书记、马陆镇党委副书记常先善和嘉定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马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肖伟分别担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担任组员(见附件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安全环保办(以下简称“镇整治办”),镇安全环保办主任浦明良任办公室主任,协助做好大整治行动的组织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情况汇总等工作。各村、社区要相应成立整治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落实工作责任,条块同步进行。要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发动辖区各方力量全力投入大整治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重心下沉,靠前指导,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参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任务清单和实施标准,加大政策支撑和投入保障,协调解决各村、社区在整治管理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大整治工作情况作为村、社区平安建设、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并纳入对各村、社区年度考核,对敷衍塞责、推进不力导致不能完成预期目标的,严肃追究问责。

(三)突出系统治理,固化整治成果。要以超常规措施、创新手段推进各类执法和整治行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全镇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难题,不断完善常态长效治理机制。要在强化整治的同时,着力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硬件环境和法治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依靠发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加强综合保障,强化执法支撑。要加强对大整治行动各项措施的经费投入和预算保障,确保大整治所需工作项目“应建必建”,并落实好有关常态性工作措施的后续经费保障。要依法保护执法者的合法权益,研究建立对恶意信访人投诉人事后责任追究制度,并严肃查处各类妨碍依法严格执法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树立执法者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要最大限度实现全镇动、全警动、全民动,形成社会各个方面广泛支持、主动参与、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为大整治行动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4月8日前报镇整治办。自4月份起,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要于每月8日前报送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并根据镇整治办要求按时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镇整治办联系人:张小磊,联系电话:59108950)。

 

附件:1全镇主干道和重点整治路段一览

      2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名单

 

 

附件1:

全镇主干道和重点整治路段一览

一、1条主干道

宝安公路(沪宜公路—G15跨线桥)

二、10条重点整治路段

1、嘉戬公路(澄浏中路-嘉戬支路)

2、嘉戬支路(嘉戬公路-大治路)

3、大治路(嘉戬支路-兴平路)

4、申霞路(兴平路-澄浏中路)

5、澄浏中路(申霞路-嘉戬公路)

6、宝安公路沪嘉高速环岛

7、沪宜公路(封周路-亚钢路)

8、育英街

9、永盛南路(宝安公路-崇福路)

10、胜辛路(麦积路-崇福路)

 

 

附件2: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名单

镇党政办、宣传科、综治办、城管中队、城规办、信访办、教委、团委、司法所、文广中心、安全环保办、马陆派出所、戬浜派出所、交警二中队、新城市场管理所、马陆市场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