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F4307000-2016-01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6年03月17日 | 文 号: | 新城管委(马府)〔2016〕40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街镇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新城管委(马府)〔2016〕40号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2016年嘉定新城(马陆镇)文化体育工作要点
各村、社区、马东园区、直属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嘉定新城(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关于《嘉定新城(马陆镇)2016年文化体育工作要点》,经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马陆镇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予以认真落实。
嘉定新城管理委员会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2016年3月17日
2016年嘉定新城(马陆镇)文化体育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嘉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攻坚之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突破之年,嘉定新城(马陆镇)的文化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党工委(镇党委)、管委会(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体育需求为目标,不断思考探索,补好短板,创新实践,着力将文化体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宜居新城、幸福马陆”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一、文化工作
(一)工作目标
以“倾心服务群众,尽情传播文化”为工作理念,以嘉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嘉定新城(马陆镇)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全面提升全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确保文化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二)重点工作
1、科学管理,切实保障文化设施的标准运作。以白银社区邻里中心和北管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为试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层分中心“三室一场”建设。健全镇级“三室一场”巡查制度,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规范化运作。继续加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配送和反馈机制,强化团队自给自足文化服务,充分利用“三室一场”阵地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年内完成东方信息苑设备更新项目。
2、夯实基础,推进完善群文团队的自我管理。进一步规范团队的管理制度,让群文团队的队委会成为团队自我管理的主力军,使团队人数不断扩容,团队数量不断增加,团队质量不断提高。组织好“180”团队的创作节目《玫瑰纷飞》参加群星奖选拔赛。进一步扩大文化志愿服务队,要以团队互联形式,组团进行基层文化巡演,全年基层巡演不少于50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文化指导员的节目创作、活动策划、活动组织能力,把文化指导员队伍培育成为群文工作的有力帮手和重要补充。组织团队成员外出参观,与其他优秀团队学习交流。鼓励扶持各村、社区创建更多基层团队,使团队更多样化。
3、提升内涵,务实打造特色群文活动品牌。“以文化新城 艺美家园”为主题,策划组织开展嘉定新城(马陆镇)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推出“艺术周末”项目,分为4个演出季,于每个星期的周五组织专场活动。充分挖掘“戏悦新城----嘉定新城(马陆镇)戏曲达人秀”活动文化平台,推动群众文化“走出去”,做好品牌活动建设;发挥“新城新人”音乐会和荷韵书画院展览活动的效应,做好品牌团队建设;凭借“葡萄架下”重阳节活动、“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春晚”迎春晚会等活动,做好地方特色文化。
4、丰富底蕴,积极拓展图书工作服务能效。以上海市第六轮街镇图书馆评估考核为契机,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能效,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好评估迎检工作。坚持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达到76小时,且全年无休,满足更多居民工作之余的借阅需求。继续坚持年自购新书5000册以上,不断丰富图书的种类。积极参与嘉定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读书活动,继续办好“马图系列讲座”,每月组织1-2场。加强镇域内16个“农家书屋”、8个“百姓书社”的督查指导。采用分层服务的方式,服务好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提高服务有效性和针对性。
5、扩大辐射,开展公共文化数字化、社会化试点工作。根据《嘉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广系统)工作任务书》的相关指标,开展公共文化数字化试点工作,“文化新城”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文化设施wifi全覆盖,公共文化设施智慧化建设有成效。以公益性为原则,组建镇公共文化服务议事会。从项目委托入手,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累积扶持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发挥嘉源海艺术中心、尚画美术馆、商用车模型博物馆等文化产业的联动作用,使民间美术馆、博物馆成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二、体育工作
(一)工作目标
立足“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的基本理念,以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为重点,以完善的设施建设为依托,着力加强基层团队培养与积蓄,努力培育嘉定新城(马陆镇)体育工作新亮点,逐步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二)重点工作
1、加强设施管理,为群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继续推进体绿结合项目建设,年内新建一条百姓健身步道,并对马陆公园内的百姓健身步道进行修建。进一步加强规范4所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与向社区开放工作,健全制度,务实管理。做好365百姓健身房的运营管理,坚持公益开放的运作模式,加强监督,提高管理效益,提升服务品质。继续做好各健身场地的管理工作,加强器材的维护、更新,完善规范健身苑点设施报修及维修程序,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全镇的健身器材完好率在98%以上。鼓励各村、社区新建农民健身工程、健身苑点。
2、加强团队发展,为群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夯实基础。一方面,要通过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年龄相对轻,热衷健身活动的人群充实已有团队,特别是引导更多的男性公民加入健身队,提升团队的可塑性,团队建设的触角向企事业单位延伸。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精品团队,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积极,在镇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部分基层团队进行扶持和培育,力争新建3-5支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的镇级体育健身团队,丰富团队的种类。做好体育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努力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积极培育管理型、指导型、裁判型等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逐步实现社会体育由社会人员自主管理的格局。
3、加强品牌建设,为群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拓展内涵。继续推进新城系列健身操舞的创编工作,年内完成第三套健身操的创编工作。继续做实练功十八法这一马陆传统特色项目,承办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练功十八法比赛。将身边体育向村、社区、企业延伸,在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小型的体育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充分发挥体育健身俱乐部、各单项体育组织、团队的作用,真正体现“人人运动”的全民健身氛围。
4、加强人才培育,为群体工作的有效开展积蓄力量。加强镇域内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历年各项赛事中涌现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对镇域内的体育人才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希望社区、白银社区等6个社区内的新住民,建立镇体育人才库,为全镇群众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人员储备工作。同时,对戬浜学校的射击射箭、足球项目,智慧幼儿园的乒乓项目,马陆小学、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的排球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向市、区体校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5、加强主体探索,为群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创新模式。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镇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提供赛事服务,累积丰富体育服务主体,力求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社会监督、群众满意的基本格局。推进“设施、组织、活动、推广、指导、宣传六位一体”的全民健身要素建设,以体质测试、糖尿病运动干预、高血压运动干预试点、“科学健身大讲坛”及各类健身培训班为载体,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嘉定新城(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