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F4307000-2023-012 | 发布机构: | 马陆镇 |
生效日期: | 2023年04月20日 | 文 号: | 嘉马府发〔2023〕24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街镇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嘉马府发〔2023〕24号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马陆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嘉·邻里中心”运营模式与内涵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马东园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提升社会治理能级,经马陆镇人民政府研究,现将《马陆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嘉·邻里中心”运营模式与内涵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0日
马陆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嘉·邻里中心”
运营模式与内涵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全镇“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规格和内涵,以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更高要求推进全镇各“我嘉·邻里中心”建设,按照“试点和示范并举、硬件和软件并行、城市和乡村同步、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工作要求,现就马陆镇“我嘉·邻里中心”运营模式与内涵建设,统一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组织架构
1.设立运营工作专班。在现有“‘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运行工作专项领导小组”(马委〔2022〕7号)的领导下,设立“我嘉·邻里中心”运营工作专班。社区工作分管副镇长,负责镇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和全镇范围内各“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镇地区办,负责做好全镇各“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路径探索和模式打造,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力量下沉、问题处置等工作。镇地区办专职副主任,负责做好“我嘉·邻里中心”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和督查、指导。
2.夯实基层主体责任。城市化地区“我嘉·邻里中心”,充分发挥镇管社区“两委三办”人员力量配备在“我嘉·邻里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中的组织优势,由社区书记担任“我嘉·邻里中心”负责人,全权负责、统筹协调“我嘉·邻里中心”各项运营管理工作;1名社区副书记或副主任任常务负责人,全权负责各“我嘉·邻里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统一联络、指挥、调派各部门下沉人员、中心工作人员、第三方机构派驻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力量,确保中心运转有序;1名专职社工,负责配合中心常务负责人落实好资源协调、场馆运营、信息汇总、宣发审核、品牌建设等工作,该专职社工由镇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增派。
农村地区“我嘉·邻里中心”,由各村主要领导担任“我嘉·邻里中心”负责人,并确保1名专职条线干部专职负责落实资源协调、场馆运营、信息汇总、宣发审核、品牌建设等工作,专职条线干部由各村统筹落实,服从镇分管领导统一工作部署和镇地区办整体安排及业务指导。
3.专家顾问团队实体化运作。委派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正科级党员干部,具体负责“我嘉·邻里中心”专家顾问团队的实体化运作事务。一方面,定期、不定期组织督查指导组成员,现场督查指导各“我嘉·邻里中心”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督查指导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政风行风巡查组成员等人员组成。另一方面,负责带领专家顾问组成员,在各“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过程中,对各项工作方案提出意见建议、对各类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对各类项目及社会资源进行预审评估和引进对接工作。专家顾问组成员,由专家学者、上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等组成。
二、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运营机制
1.建立季度镇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运行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组长(镇长)担任主召集人,社区工作分管副镇长担任第一召集人,镇地区办主任担任会议组织者,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部门、单位负责人和“我嘉·邻里中心”负责同志共同参与会议。
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统筹推进“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建设标准、运营机制等重要部署和重大决策;会商研判“我嘉·邻里中心”建设与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融合路径,探索明确“我嘉·邻里中心”规划布局、功能设置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定期通报“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的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对“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过程中行业指导、资源整合、服务配送等工作的领导。
2.建立双月学习交流例会制度。双月学习交流例会由“我嘉·邻里中心”运营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和召集,各“我嘉·邻里中心”属地单位轮流负责会议承办和议程设置,专家顾问团队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社会团体、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代表等人员应邀出席会议。
马陆镇“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双月学习交流例会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培训“我嘉·邻里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各项业务知识;各“我嘉·邻里中心”负责人总结、汇报本单位近期工作重点和相关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实地观摩考察外街镇和本镇各点位优质项目的建设成果;专家顾问团队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工作指导;社会团体、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代表就参与“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的切身感受进行反馈和交流。
3.建立项目引进评估预审制度。成立由镇、社区、村、专家顾问团和基层群众代表组成的“‘我嘉·邻里中心’项目引进评估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过程中有关政策制定、规划布局、方案设计、功能设置、建设指导、联审验收、运营管理、绩效评估、资金奖补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全过程民主”理念。
三、强化矩阵效应,凸显主体内涵
1.统筹形成镇级服务清单。坚持“弹好五线谱、全镇一盘棋”建设运营理念,在各“我嘉·邻里中心”选址建设和内涵提升同步推进的前提下,有序梳理基层党的建设和百姓群众的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清单,整合资源,努力探索建立一套既能凸显马陆镇作为嘉定新城核心区域践行“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理念,又能充分体现各区域独自历史地理风貌和特色人文气息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在布局选址、功能设置、工程建设初期,充分开展周边基层党员和居民群众的需求调查,提前梳理形成各点位需求清单,结合后期“我嘉·邻里中心”的功能设置,强化各个点位同频共振的矩阵效应,统筹形成镇级层面服务清单。
2.遴选形成流动配送清单。以打造市、区级优秀项目建设为目标,有序遴选整合优质的社会资源,如具有马陆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农特优产品;具有较好社会口碑的公益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科研院校、优质企业、辖区单位等资源,梳理一批高质量、好口碑、受欢迎的项目,不断提升我镇社会管理工作品牌效应,争取进入市、区级项目库备选清单,并逐渐形成流动配送资源库和项目清单;与此同时,通过居民点单、中心接单、政府购买等形式,将优质服务项目配送至各中心。
3.梳理形成社区、村特色清单。以“一中心一品牌、一街区一特色”氛围营造为导向,依托各“我嘉·邻里中心”周边校区、园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平台,有序整合各中心特色服务、品牌项目、明星产品等资源,逐步梳理形成各“我嘉·邻里中心”特色项目清单,在全镇范围内实现下沉服务和流动配送,做到带资源、带人员、带服务一体化下沉,不断丰富各区域自身独特的历史人文、发展脉络和独特风韵,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在“我嘉·邻里中心”品牌建设和运营工作中凸显地域特色、马陆风采。
四、强化绩效评估,提升服务效能
进一步健全完善马陆镇“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线下服务反馈和线上服务需求分析,切实提高“我嘉·邻里中心”运营管理能力。
1.强化过程评估。以硬件建设为基础,聚焦硬件配置、功能设置、运行管理等控制性要素,严格对照验收评估指标,进行实地验收评估,结合总体完成情况、单项建设情况,进行分类评定和综合评定。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聚焦组织架构、工作机制、服务功能、居民满意率等维度,结合日常督查、市民体验和大数据分析,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将实施情况与镇党委政府对各基层单位绩效考核挂钩。
2.强化示范引领。以比学赶帮超为导向,高质量建设一批示范引领性强、区域影响力大、群众获得感足的“我嘉·邻里中心”。通过以点带面,不断释放典型样板的标杆作用;通过优中更优,聚焦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打造一批与未来城市特质相匹配、与产城融合发展相统一、与市民公共服务需求相呼应的“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践行样板;通过融合融入,精心打造一批凸显区域发展脉络、精致精巧宜居、服务便捷高效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3.强化绩效评估。以提升管理和服务能级为重点,以“全过程民主”建设为导向,建立一整套服务项目、办事效率、问题处置、空间运营等方面的过程评价标准,围绕居民的满意度,做好“三个结合”:结合线下服务体验,收集居民满意度的及时性意见反馈;结合线上服务平台,统计分析居民服务需求的满意率;结合居民满意率,量化运营管理达标率;并将一系列量化指标结果,视为“我嘉·邻里中心”评估验收、街镇对中心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