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在水绘园谈一场恋爱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8-06-13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那一个月色清明的夏夜,董小宛在水绘园的“碧落庐”外对月沉吟,反复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是啊,她就是偏爱月色,你看,月光下的园子不是比白天更迷人么?花树在月下自是另一番摇曳景象,月移花影,月笼轻纱,迷离月色中现实远离而去,或者当现实披上月色的纱幔时就变成了另外的颜色,如梦似幻,让人驰骋神思。月影西移,她亦搬过几榻随月移动,生怕遗漏一丝月光。

      她知道此时夫君冒辟疆正凝视着自己,于是,她微一莞尔,对辟疆说,“我书写谢庄的《月赋》,见古人厌晨欢,乐宵宴。这是因为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静,比起赤日红尘,两者有仙凡之别。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来以前,已呼呼大睡,没有福气消受桂华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这一番雅致趣味的话语,颇合辟疆心意,辟疆执小宛纤纤玉手,望向她月色下的盈盈眼波说,夜有些许凉意,也该回屋了。小宛起身,扶着辟疆的胳膊轻移莲步回到屋内。

屋内比外面暗了许多,绿烛小小的光焰若明若暗,小宛干脆吹熄了蜡烛,卷起帘栊,推开窗牖。此时明月直入,枕簟之间即刻月影徘徊,小宛满意地笑了一下,坐到窗前,继续沐浴在月色之下。

      这安静美好的月夜让小宛不忍睡去。

      小宛想起了16岁那年与辟疆的第一次见面。那天小宛薄醉未醒,但因辟疆多次到访半塘,小宛母亲让辟疆见了小宛。小宛被从花径扶至曲栏。辟疆看到的小宛面晕浅春,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小宛应该也知道辟疆去应试之际,听说有秦淮佳丽“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后即寻访她了。此一面,小宛懒慢,而辟疆“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

      水绘园月色下的小宛想到了命运这个词。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早年也是殷实之家,但父亲病死,母亲将家中生意交人打理,最后却发现被欺瞒,债台高筑到无力偿还。小小的小宛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为乐籍中人。那个时候,她可以对自己抱什么希望吗?她被命运抛了出来。其实,说到底辟疆的来访小宛,没有多少诗情画意值得称道,那时候他作为一个旧式文人,想的只是狎妓风流。可不,当他寻不到小宛时,他身边另有沙九畹和杨漪照两佳丽陪伴,辟疆自己说“予日游两生间”。

      惊爱小宛的辟疆其实并没有真的将小宛放在心上,就在见过小宛以后不久,辟疆于舟中偶然邂逅陈圆圆(对了,就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那个陈圆圆),三来两去,就与陈圆圆订了终身之约,一个要嫁,一个要娶,也是海誓山盟的。你看冒辟疆是如何形容陈圆圆的:初见如孤鸾之在烟雾,再见如芳兰之在幽谷。但后来乱世中陈圆圆被人劫去。辟疆也只好“怅惘无极”。

现在水绘园的小宛也有点怅惘,又有点庆幸——那天错失陈圆圆的冒襄百无聊赖,不意又经过吴门小宛的家,将小宛家的门敲得山响。小宛因母亲过世,沉浸在悲痛中,病了,因此闭门谢客。但冒公子坚决地敲,“余强之上,叩门再三,”小宛不得不让人开了门,见是辟疆,想起了母亲对辟疆的看重,“见君忆母,言犹在耳”,小宛精神起来了,她揭开床前帷帐,移灯打量多时不见的辟疆,并留下他饮酒。那天,小宛分明记得,自己一次又一次敬酒,已经醉意朦胧,辟疆几次想要告别,但自己几次将他留住不让他离去。在失母孤单的那一刻,小宛似乎抓到了一点什么,那个被母亲赞赏过的冒公子成为了她的信念。

      自己的命运是不是就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那是多么艰难的改变。

      那晚之后,辟疆还是要离去了。小宛说道:“我装已成,随路相送。”“越二十七日,凡二十七辞,姬惟坚以身从”, 冒襄无奈地记叙道。小宛的坚决可见。以后,不管冒襄以什么理由(比如要考试啦,父亲来啦等等)推脱,小宛还是自己租船一路紧紧跟随。哪怕路上有差点遭遇盗匪的惊魂,她躲在芦苇丛里不敢出来,三天不举炊,没有饭吃。而此时的冒襄父亲因公事要返回江苏——冒襄父亲的船在前面行,冒襄的船跟着父亲,而小宛租来的小船跟着冒襄的船,“姬从桃叶寓所仍发舟追余,燕子矶阻风,几复罹不测,重盘桓銮江舟中。”

      小宛想到此处,不免悲从中来。虽然现在成了辟疆的如夫人,也琴瑟和谐,算是在水绘园谈了一场令后人唏嘘的恋爱。

      水绘园位于如皋古城(现属江苏南通)东北隅,这里的亭台楼阁、花木池石无不空灵脱俗,确实是个一等一的好园子,不负“天下名园”的称号。


分享到:
【打印正文】